留学生
应该“抱团”吗?
Group


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,本能所驱,便是寻找熟悉的群体,尤其是外出求学的国人留学生群体,更是喜欢有自己的华人小群体。
抱团取暖,这无可厚非,毕竟,一个人留学是极易陷入孤独、麻烦的窘境之中的,但当有了小群体,那么内心的安全感就会上升许多。
简而言之,就是留学生在出国后,和当地的许多华人留学生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,结伴上下学,不怎么与当地学生开展社交活动的一种现象。

此时,便会有人疑问?
华人留学生都抱团一起,留学许久,语言技能几乎毫无进展,对当地文化,风土人情等情况更是知之甚少,除去某些独特的教学内容,和在国内上学有啥太大的区别吗?
因此,对于留学生“抱团”这一举动,留学圈也颇具争议。


留学,开放交流是初衷,但身处国外却囿于小圈子甚至排斥外部文化的交融时,与这一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的。
初到国外留学固然会遇到很多问题,但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,对于留学生抱团,需要辩证看待。
答案是既要也不要。
初入异国他乡,抱团的举动可以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渡期,在亲切的环境中慢慢进入状态。国人的帮扶和支持也可以让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收获很多的安全感。这个抱团取暖的小圈子,是陌生地界的温暖港湾。

但当你开始熟悉周围环境的时候,千万不要贪恋稳定圈子的安然,让这个圈子成为了你的留学生活的全部,反而让你的社交更狭窄,甚至产生封闭心理。而是要学会走出舒适圈,尝试着接触当地的文化语言环境,以校园为契机,充分感受迥异而精彩的世界,开拓视野。
不仅仅要和国内的好友保持密切联络,同样要拓宽交友圈,结识国外好友,融入留学生活。
这些,对于未来的人生规划与发展,都是一个潜在的影响,局限的眼光是无法看到广阔的天地的。

因此,抱团不应该是一个最终节点,而是一个稳步驱动的动态进程。我们从圈子里汲取温暖的力量,也从自身影响团体的变化,以一个团体为整体,大家一起向前进,用团体的力量带动每一个人都往前走。
留学,本就是为求汲取外界精华而作出的选择,若是换个地界固步自封,便是毫无用处的。最好的模式是中国文化植于根,接受不同的熏陶后,结出文化交融的硕果,这才会是留学最大意义的所在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小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wehome.com/news/16046.html